1、选择题 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人们着装潮流的改变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其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①绿军装
②列宁装
③的确良
④多样化时装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0年的中国上海,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
A.商人吴某乘坐有轨电车去谈生意
B.街上不少路人穿着中山装
C.《申报》上刊登武昌起义的消息
D.同盟会成员陈某用无线电话与总部联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 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也不尽相同,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3)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声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