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1分)感化政治是具有普遍性价值的一种观念和行动指引,它能推动社会和平、稳步、文明地进步。圣雄甘地和他的非暴力抗争运动成为现代感化政治的源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始终相信印度教徒关于精神导师的观念以及精神导师在个人精神实现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我认为没有精神导师就不会有真正的知识的说法很有道理。……在我的人生中,有三位当代人士影响深刻:与赖昌德巴伊在生活上的接触、托尔斯泰写的《天国在你的心中》以及鲁斯金的著作《直到这最后的一个》。这些在我心目中各有其位置。
——甘地《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材料二?甘地并非是只是简单强调非暴力的意义,而是相反,他试图发明一种新的冲突解决办法——这种办法尽量回避暴力,而仅仅采用非暴力的、同样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冲突。……甘地把这种思想和行动,称为“坚持真”,以其毕生精力创造和发展“坚持真”的理论和行动,他共采取了五十多次的“坚持真”的运动……?
——黄迎虹《感化型政治》
材料三?任何有一丁点洞察力的人都能看到,它(指“坚持真”)已经让亿万印度民众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赋予他们个性、力量和自信——没有这些,任何政治的或社会的变革都无法得以展开……我很确信,
就这一点而言,非暴力的方法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加快了唤醒民众的步伐,为革命性的变革提供了条件。?
——《尼赫鲁自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影响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2分)
(2)据材料二,甘地发明的“新的冲突解决办法”是什么?甘地“坚持真”的行动主要有哪些?(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观点。(4分)你如何理解“感化政治”的现实意义?(2分)
2、判断题 有同学说“民族解放运动者都主张非暴力不合作,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所以,甘地是一个民族解放运动者”,根据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对此你认为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3、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蒋百里(1882~1938),名方震,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蒋百里少年学习诗文,能熟背四书五经,被誉为“神童”。
材料一 1898年,戊戌变法,16岁的蒋百里考中秀才,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
1901年,蒋百里东渡日本留学。当选为中国留日学生大会干事,创办大型综合性、知识性杂志《浙江潮》,宣扬民主革命,提倡民族精神。
1905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十三期毕业班以冠军身份毕业。
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3年,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
新文化运动期间蒋百里积极参与,著书立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将。
1916年袁称帝,蒋百里入川辅佐老同学蔡锷讨袁。
1933年赴日考察,认为中日大战不可避免,百里将军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
1937年出版了军事论著集《国防论》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
——摘自曹聚仁《蒋百里评传》
材料二
人们眼中有两个蒋百里,一个文人的蒋百里,爱结社、写文章、交名流;蒋百里曾醉心研究文学。1920年,他写了一本《欧洲文艺复兴史》。他在“导言”中指出:“文艺复兴,实为人类精神界之春雷。一震之下,万卉齐开。……综合其繁变纷纭之结果,则有二事可以扼其纲;一曰人之发现;二曰世界之发现。”……一个军人的蒋百里,终身梦想是亲手击败整个日本军队。到最后,军人蒋百里战胜了文人蒋百里,虽然,他依靠的只是纸上谈兵。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蒋百里一生的主要贡献。(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百里在人们眼中“角色”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7分)
4、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土耳其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停战协定与和平条约,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主要表现在
A.资源被掠夺
B.人民被欺压
C.领土被肢解
D.君主被废弃
5、判断题 (13分)借助图片,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涉及到甘地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标志物;土布和食盐。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当时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2分)其中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2分)
材料二“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甘地
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盐粒的攻击下岌岌可危。
——《甘地图传》
(2)以上材料涉及到甘地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标志物:土布和食盐。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当时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2分)其中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2分)
材料三?以下是对甘地的不同看法:
甲:甘地是“神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
己:甘地是“矫揉造作的脶谋家”,是“印度封建主义不折不扣的辩护士”、“帝国主义的帮凶”、“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
丙:甘地是印度“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
(3)概括甲、乙、丙三个人的观点。(3分)
材料四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体现的进步性。(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