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发言说:“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下列表述与这种观点转变无关的是
[? ]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B.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需要调整外交政策
C.经济全球化加快,各国相互依存程度提高
D.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数星期中开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摘自《全球通史》
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一战”爆发的四个背景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经济上德国与英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和超过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问题上德国想从占有殖民地最多的英法等国手中夺取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对殖民地的争夺激化了列强间的矛盾,列强之间矛盾的激化,促使它们为了对抗对方相互接近并逐渐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关注民族成分复杂的巴尔干半岛,分别支持不同的民族国家,掀起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加剧了民族主义的冲突,使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随着民族冲突的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一战”爆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美国作家大卫·哈伯斯塔在创作《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时参观了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图书馆,结果发现书架上一共有88本有关越南战争的书籍,而有关朝鲜战争的著作却只有4本,这一事实多多少少概括了朝鲜战争在美国人心中的记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朝鲜战争令许多美国人不堪回首
B.冷战不同时期的战略态势有别
C.受不同时期信息技术条件的制约
D.越南战争比朝鲜战争影响深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越南战争更令许多美国人不堪回首;B不对,两次战争美国都遭受失败;D也与题干不符;与越南战争不同的是,当朝鲜战争发生时,美国尚未进入信息社会,而电视新闻也刚刚出现。在当时的朝鲜,每晚15分钟的电视新闻过于简短,不仅内容索然寡味,而且影响也微乎其微。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想把从朝鲜战场上拍摄的胶片寄到纽约新闻中心,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在国内也形成不了什么气候。美国人多是通过白纸黑字的新闻报道来了解朝鲜战争,因此这种黑与白的印象也一直延续至今。答案为C。
考点:近现代科技
点评:综合近年本专题的高考命题特点,预测今后高考命题可能从以下角度考查:? 1.命题可能继续会以选择题形式为主,考查对古今中外重大科技成就表现及影响的理解,特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近代物理学的成就、达尔文进化论、近现代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等,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2.高考会重视中外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影响的命题,考查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上述主张的是
A.美国政府
B.英国政府
C.法国政府
D.德国政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一时期,德国人宣称“我们的未来在海上”、法国人高唱“不要忘记色当之役”、俄国人扬言“保卫斯拉夫兄弟”。这些冲动的口号与行动,最后导致哪场战争?
[? ]
A.普法战争?
B.克里米亚战争?
C.俄土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