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梁启超发表的《变法通议》等论文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抨击顽固派的因循守旧
B.主张与外国商战
C.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
D.要求改变官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主张与外国商战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9世纪末,维新思想的积极宣传者包括
A.张之洞
B.梁启超
C.严复
D.邹容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05年,一本书给安徽少年胡洪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剌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与血”。受此影响,他改名胡适,字适之。这可以说明
A.“中体西用”思想兴起
B.天演法则产生巨大影响
C.进化论成为革命旗帜
D.传统思想的权威被打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1905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可知是指严复的《天演论》这本书的作用,因而选择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以下是20世纪初北京普通市民的两段对话
A.民风日新
B.民智未开
C.民权兴衰
D.民族觉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1912年,清帝退位...大清朝灭了...小心被当成满清余孽...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1917年清帝复辟...大清皇帝回来了...小心被当成革命党...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说明当时的民众缺乏民主革命思想,民智尚未完全开启。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社会思想的进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曰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甲午战争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开展了30年后进行的,中国的失败说明仅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强国御侮,所以唤醒的是人们学习西方政治文明的意识,答案为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较小,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思想意识的影响,解题关键是紧密联系甲午中日战争时代背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