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22~1923年中国社会婚姻状况调查表

影响表中自主订婚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传统婚姻退出历史舞台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洗礼
C.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推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是表格分析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格数据的变化特点。从表格看出自主订婚的人数逐步增加,结合时间“1922~1923”。选项A从材料中无法体现且表述错误,排除A;国民大革命运动的时间“1924~1927年”,排除;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2分)人格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极为关注的一个问
题。请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格物致知,大学之端,始学之事也。一物格则一知至,其功有渐,积久贯通,然后胸中判然不疑所行,而意诚心正矣。”?
——《朱子文集》七十二
材料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
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书》卷二《答聂文蔚》
材料三?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二十四孝图之戏彩娱亲》
材料四?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称颂功德,奴隶之文章也。拜爵赐第,奴隶之光荣也。丰碑高墓,奴隶之纪念物也。
——陈独秀《警告青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朱熹关于修养成圣的主要途径。(2分)
(2)阅读材料二,指出王阳明所谓“良知”的实质是什么?(2分)该“良知”在形成上与朱熹有什么不同之处?(2分)
(3)阅读材料三,对于材料中所说的“孝”应当如何正确认识?(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陈独秀认为青年应当怎样才能破除旧道德,真正实现人的解放?(2分)他为什么要大力抨击旧道德?(2分)
参考答案:(12分)(1)途径:格物致知,意诚心正。(2分)
(2)实质:封建纲常伦理道
德思想。(2分)
不同:朱熹强调要通过学习,或者说通过格物致知,
王阳明主张这一“良知”是天生的、人人具备的、不教自能的。(2分)
(3)进步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分)
局限性:实质是
封建等级制度。(1分)
(4)途径:用理性和科学的眼光去衡量一切,提倡民主科学。(2分)
原因:袁世凯以尊孔复古来抵制共和,以封建伦理纲常来维护专制统治。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为(?)
A.有利于结束兼并战争,实现国家统一
B.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作为孔子思想体系核心的“仁”,其主要主张是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对于抑制统治阶级的暴政具有一定作用。因此选B.
点评:孔子主张”仁” “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根据历史条件与地理环境判断,大运河开凿中不可能的是
A.凿江南河是为了运送南方粮食到洛阳
B.挖永济渠是为了运送军粮到高丽作战前线
C.疏通古邗沟是为了能到江都巡游
D.开通济渠是为了引淮河水入黄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为综合分析型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注意“不可能”三字。D项开通济渠是为了引淮水人黄河是不可能的,因为古运河的流向基本是由此向南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开辟通向全球的道路”的重要一步请回答: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于何时?(2分)
(2)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和发展的原因。(4分)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如何?(2分)
(4)举例说明21世纪的中国如何融入这一发展趋势的?(2分)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于19世纪60、70年代(2分)
(2)工业革命;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强有力的推动;两级解体;各国对市场机制的认可。?(4分)
(3)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分)
(4)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加入了WTO,融入了全球化的浪潮。(2分)
(以上所有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不必拘泥于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