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 )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8年12月兴化市高三期中调研25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任公曾指出:“我们可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摘自《饮冰室书话》
材料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材料三?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请回答:
(1)梁启超为什么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5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不同的态度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分)
(2)爱国主义情怀;自强不息、探求真理的精神;勤奋好学的品质;讲求诚信、尊老爱幼的民族性格。(5分)
(3)汉、唐时期宽容的态度和广泛吸收、为我所用的气魄;清朝:拒绝外来事物。
促进了汉、唐的繁荣;中国未能学到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5分)
本题解析:
梁启超话的本质含义是说儒家哲学或者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从材料二中的一些格言和警言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比如自强不息、勤奋好学、探求真理、讲求诚信、尊老爱幼等应该继承的民族性格。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特点是
[? ]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
[?]
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认为造船、制器不很需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
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