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公开销毁牛奶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A.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产品过剩
B.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尖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的前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描述的是美国在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爆发时不得以直接销毁产品的现实,产品销毁的原因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市场萎缩使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所致,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生产和市场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答案选B项,A C D三项不符合史实。
点评:经济危机爆发时的主要表现是: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而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直接的矛盾,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经济危机就无法避免和消除。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学流派,有人认为该流派就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下列哪一主张属于该流派的思想?
A.加强自由经济成分,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
B.通过高福利消除贫富差距
C.完全肯定国家计划的市场改革
D.反对经济全球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涨等问题,继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增加自由经济的成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下列说法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是?(?)
A.节俭对于个人是一种美德,但对社会却是种恶行
B.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
C.以大地产为代价,增加中小农数量
D.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认为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B项和D项主张“自由放任”;C项是大危机时期德国法西斯的经济政策;A项指出节俭对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从反面证明了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政策”,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规定职工代表有权参与企业多方面事务,上述材料说明
[? ]
A.德国经济模式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B.德国国家垄断趋势加强
C.二战后德国政治民主趋势加强
D.德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趋势加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罗斯福新政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使美国摆脱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B.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C.开创了“以工代赈”的成功模式?
D.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罗斯福新政在很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