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克林顿上台后,实施的经济政策是
[? ]
A.凯恩斯主义?
B.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C.多市场、少政府?
D.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0月3日,美国政府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这是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庞大的金融救援。11月23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与花旗集团达成一项协议将向花旗提供巨额一揽子担保、流动性资本。联邦官员将为该银行提供约3060亿美元的贷款和抵押款支持证券提供损失担保。而美国财政部已同意向花旗再注入200亿美元的资本。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 英国首相布朗提出:应该重新审视……布雷顿森林体系,从中汲取经验帮助设计新的规则。布朗表示,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并尽快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他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一起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应对2l世纪的全球化金融挑战。
——摘自http//www.China.com.cn(危机引发改革呼声欧盟敦促重建“布雷顿森林”)
材料三 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发生如下变化:首先,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的宏观调控和干预,这是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之一。其次,国家职能的变化,即国家不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而且是国民经济的管理者、各种经济法规的制订者和执行者。普遍建立国民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主义又一重要区别。社会阶级关系的调整和中间阶层的壮大。罗斯福“新政”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又通过累进税、遗产税和财产转赠税等措施适当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通过反垄断法、限制垄断价格、财政支持等办法扶植中小企业,结果是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使社会结构由传统金字塔型、贫富悬殊的结构变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即富人和穷人都是少数,中等收入的中间阶层占大多数。股票不再是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殖民体系的废弃,是现代资本主义区别于传统资本主义的又一重要标志。
——摘自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
材料四 中间阶层在各西方发达国家约占自立人口的19%——30%,是除工人阶级以外人数最多的社会集团。战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发展的条件下,中间阶层本身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阶级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新中间阶层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不同于旧中间阶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的扩大,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进一步分离,使新中间阶层不断地被再生产出来。新中间阶层的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因此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高度发展的产物。他们通过科学管理、技术发明、传播知识和信息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促进了发达国家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发展,并成为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
——摘自李其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间阶层”探析》
(1)根据材料一分析,面对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哪些变化?简要分析变化原因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某一时期,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宣称:“在已婚妇女作为一个阶层的情况下,对她们的工业雇佣是不正常的情况。”法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查尔斯·里克特则认为:“让妇女远离车间将解决男人失业的问题,并提高危及国家的低出生率。”这里所说的“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18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八九十年代
D.20世纪二三十年代
4、判断题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 ]
A. 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 调整供求矛盾,经济会重新获得活力
C. 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 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5、判断题 1825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为此,英国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创立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工厂制
B.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C.呼应机器制造商的要求——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D.推广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联动式蒸汽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