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大意是“在人居嘈杂的环境中居住,居然听不到车马喧”,恰好说明了境由心生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本题解析:(1)依据所学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为后世所沿用,并称为《四书章句集注》,所以《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①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②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③则占据了民间社会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④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①②③④分别是指 (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董仲舒改造,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治国的思想实际上都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结合,即外儒内法,因此法家思想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而墨家在经历了战国时期的辉煌后,逐渐衰落,故D项正确。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要求学生对各派思想有一个基本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同学参观李贽故居,最有可能看到的字幅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为彻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儒学的新发展,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ABCD项文言文的意思。ABC项都是对孔子与儒学的的肯定,而李贽是早期启蒙思想家,批判儒家思想,并挑战孔子的权威,故ABC项不符合。D项的大致意思是圣人其实与百姓没什么差别,都是通过日常行为去体现,这与百姓处理日常行为的道理一样,D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毛泽东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