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君齐桓公田午,在齐国都临淄西门外创建稷下学宫,各国、各家学者纷至沓?来……“邹衍、淳于髡……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
——《盐铁论》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孟子·公孙丑下》
“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司马光《稷下赋》
(1)依据材料一,概括稷下学宫的特点。(4分)
材料二?第十一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人权宣言》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中《孟子·公孙丑下》观点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观点不同的原因。(8分)
2、判断题 阅读和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相关图表
西北地区 工矿企业
| 工厂数量
| 企业资本
| 企业工人
|
个数
| 占全国比例
| 万元
| 占全国比例
| 人数
| 占全国比例
|
1937年
| 19家
| 0.48﹪
| 305.2
| 0.82﹪
| 5787
| 1.26﹪
|
1942年
| 546家
| 20.56﹪
| 16931
| 8.8﹪
| 33074
| 13.7﹪
|
根据图表信息变化,以下分析不当的是:
A.此种现象的变化直接受到了抗战的影响
B.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失衡有了质的变化
C.抗战时期的西北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D. 西北工业亦为抗战提供了物质保障
3、判断题 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炮击金门,引起了台湾当局和美国的震惊,美国劝说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但蒋介石却下令炮兵坚决回击。这种敌对状态一直持续到1978年底。这表明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美国放弃“两个中国”的图谋
C.国共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4、判断题 梁启超倡议建立“新史学”,“新”就新在
①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②以国民群体为历
史重心?
③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④以“以古鉴今”为研究目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图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的国际会议的代表证。由此判断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联合国大会
D.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