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清同治三年(1864年),有四位法国人在巴黎一咖啡厅里聚会聊天。甲说:“我参加过滑铁卢战役。”乙说:“我给路易·波拿巴上台投了一票。”丙说:“我参加过第三共和国成立庆典活动。”丁说:“我进过中国皇宫。”他们当中谁的话不可能符合史实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与中外民族矛盾汇流”基于
A.帝国主义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
B.反动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D.帝国主义扶持袁世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反动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其利益是一致的,故20世纪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中外民族矛盾汇流。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被称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的是
A.上海浦东新区
B.天津滨海新区
C.深圳特区
D.海南经济特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浦东开发是20世纪90年代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不能反映当时
A.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B.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百货公司”、“轻工业部”、“人民银行”等可以看出AC是正确理解,BD本来就是一个矛盾,二者只能择其一,从材料中的导语“资本家”“打招呼”“搞厂容易”“我们好做事”等信息可知D是正确理解,所以此答案是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汉武帝以后,汉朝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A.监察地方高官
B.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C.举荐官吏候选人
D.征收地方赋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已学知识可知刺史制度,作为汉代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所实行的一种较为完备、系统的监察制度,刺史制度是对以前监察制度的发展,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要求。因此A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刺史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