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闭关锁国
②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仍然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③这种认识在甲午战争中被彻底摧毁?
④“倭”指的是日本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倭”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对手日本,第④项正确;①正确揭示了材料中的现象产生原因,②③正确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思想变化,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对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战争失败后给中国的国民以极大的冲击特别是知识分子开始惊醒,本题选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86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待清政府的态度是
A.由扶植到打击
B.逼迫清政府投降
C.由打击到扶植
D.联合镇压中国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北京条约》签订前,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满足其侵略要求。《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开始联合清政府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其间经历了由打击到扶植的变化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人物中,促使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是

A? B? C? D
A.洪秀全
B.陈独秀
C.孙中山
D.毛泽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20世纪初中国社会巨变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中国发生了巨变。故选C。A项在19世纪中期;B项在20世纪初期,但是未领导中国发生历史性的巨变;D项在20世纪中期建立了新中国,因此ABD均不合题意。
考点:20世纪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巨变
点评: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巨大的变革,产生了三次理论性的飞跃,诞生了三位伟人。分别是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创立了共和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了中国的革命的胜利;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的进步。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鸦片战争结束若干年后,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得思伯爵致函英驻华公使包令说: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这里,大臣“失望”的原因应该不包括
A.鸦片贸易的受阻
B.自然经济的状态
C.洋务运动的兴起
D.太平天国的抵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后,外国工业品大量进入中国,但遭到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而出现滞销,因而让外国商人感到失望。洋务运动的兴起有利于冲破自然经济,这就不会使洋人失望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恩格斯在甲午战争进行时曾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你认为“革命化”是指
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将发生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将中国经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将导致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从而使得中国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完全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