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封建而跻统一”是指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指在选官制 度由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转化。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4分)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1)B.三公九卿制(2分) C.三省六部制(2分) D.郡县制(2分) E.行省制(2分)
(2)趋势: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2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分)
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的完整;(2分,任答一点即可)
消极影响: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出现(或社会对皇帝的崇拜造成了对个人自然权利流失的麻木);中央集权过于强化,导致地方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2分,任答一点即可)
(3)意义:古希腊民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影响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2分)
局限:就范围而言,仅为“公民”的民主,广大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2分)就性质而言,是原始的直接民主;(2分)就形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的民主形式,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分)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度、地方行郡县制度,所以B是三公九卿制,D是郡县制;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所以C是三省六部制;元朝疆域辽阔,地方实行行省制,所以E是行省制。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由结构图结合所学的知识从君主和宰相之间权力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和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演变趋势(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角度组织答案。第二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结合所学知识组织归纳答案即可。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古希腊民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影响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第二问希腊民主的局限性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归纳即可,如范围是少数人的民主、性质是直接民主、形式等抽签选举与轮流而坐,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意义和局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地方行政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秦朝实行郡县制③西汉设13州为监察区④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秦国相国吕不韦在编撰《吕氏春秋》时说:“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由此,你推断《吕氏春秋》应是
A.歌颂三皇五帝功绩方面的著作
B.杂糅诸子百家思想的著作
C.歌颂吕不韦个人功绩方面的著作
D.研究诸子百家思想的专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可知,人和物一样没有十全十美的,应该取长补短;以此推断得出B项。ACD说法不完整,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杂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按西周宗法制规定,下表中有第一继承权的应是
妻(正室) | 大妾 | 二妾 | |
次子(21岁) | 四子(16岁) | 三子(20岁) | 长子(23岁)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正妻所生的长子,题干中只有次子(21岁)为嫡长子,因此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现代中国的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