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政府于1933年创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从事诸如森林防护、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历史景点维护等工作,每名队员每月可得30-45美元工资,高峰期的1936年,拥有队员达50万人。美国政府这一行动,实质上是一种
A.“以工代赈”方案
B.社会救济计划
C.产业振兴规划
D.“新边疆”设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33年罗斯福在美国上台,实行新政应对危机,题干反映的是新政中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因此A符合题意。B是表面现象;C与题干无关;D是肯尼迪总统时期提出。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类型分有:文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7.7%,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下列经济政策中,与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最为类似的是
A.斯大林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C.世界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
D.20世纪末美国的“新经济”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现在中国的发展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进行的,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的首要背景也是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是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也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极其相似;综合上述两点,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 ]
A、经济危机来势汹涌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D、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表是1933—1939年美国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
| 法律名称
| 主要内容
|
1933年
| 《紧急银行救济法》
| 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权力,只允许联邦储备体系中健全的银行向财政部领取执照而重新开业
|
1933年
| 《联邦证券法》
| 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管理与监督
|
1934年
| 《证券交易法》
|
1935年
| 《存款保险法》
| 成立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个人存款
|
1935年
| 《社会保障法》
| 规定对老年和失业者实行保险制度
|
1939年
| 《民用航空法》
| 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B.美国相对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立法工作更加全面
C.大量经济法的出现说明美国经济纠纷增多
D.二战前夕美国国民经济逐渐转入战争轨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表格信息准确获取能力。从表中“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权力”“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等可以看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作用越来越大,反映了美国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并发表鼓舞人心的就职演说。该演说的核心内容应该是
A.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B.建立雅尔塔体制
C.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罗斯福上任之初,经济危机已经使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到了崩溃的边缘。在演说中他提到要用“新政”来“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