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交通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进入了
A.立体交通时代
B.全球交往时代
C.平面交通时代
D.电气时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飞机问世,因而人类的交通呈现出由天空到地面、再到海洋的发展趋势,构成了立体交通的基本内涵。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假如你是西汉中期的一位学生,想去长安投考太学,那么你做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包括
①《诗经》?②《春秋》?③《道德经》?④《礼记》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因素有:
西欧与日本崛起对美国的挑战?
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③中国的崛起?
④澳大利亚总理的提议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③④两项不符合当历史事实,故不能入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①②即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红楼梦》是清初的小说,当时是理学和心学占统治地位,所以四书五经是占主流地位的,故选A。孔子权威被动摇是在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故排除B;C与题意无关,材料中根本没有提到有关“弃儒从商”的内容,故排除C;D错在了反映宋代生活,也应排除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
C.《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订
D.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是结束文革后开展的,而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是在全国科学大会上;2006年才出台《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20世纪8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十分重视科技与教育的工作,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与科技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干扰。在1976年文革后,我国在平凡冤假错案后,各项工作才走上正轨。而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