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温总理2008年1月三次南下指挥抗雪灾工作时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心才能安”;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温总理多次强调将救人放在抗震救灾工作的第一位,以上体现了我国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70年代末,美苏拥有的核弹头达5万枚,约占世界核弹头总数的97%,爆炸当量达130—160亿吨TNT,足以把人数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毁灭20次,使世界上每个人头上顶着3吨炸弹过日子。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大国与我国纷纷建立各种“伙伴关系”,如中俄“战略协作关系”,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法“全面伙伴关系”等。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后,中国和日本双方宣布致力于建立“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材料三?现代战争消耗:由于高技术武器造价昂贵,使得战争耗费大增,如1枚“爱国者”导弹价值110万美元,1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价值135万美元,1枚空对空“麻雀”导弹价值169万美元。海湾战争中,美军共发射各类导弹5500多枚,平均日发射达130多枚,仅导弹一项一天耗次就有1亿多美元。
——摘自《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制约现代战争的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应该是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人们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国家之间联系加强,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经济状况制约着战争的进行。(6分)
(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因为制约战争的因素增多,战争的胜利取决于经济实力,核战争条件下没有胜利者。(4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时代热点问题,充分彰显历史的现实价值。
(1)回答本问时注意题目要求“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从材料一“世界上每个人头上顶着3吨炸弹过日子”、材料二“一些大国与我国纷纷建立各种伙伴关系”、材料三“由于高技术武器造价昂贵,使得战争耗费大增”可以概括组织答案。
(2)回答本问可以联系材料二、材料三和现实明确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理由分析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历史文献最能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清朝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的管理与统治,其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有( )
①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②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③对分裂势力进行坚决军事打击
④大事 集权,小事放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清代加强了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的统治,对我们的启示有:要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民族平等;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防范不测事件发生;对分裂势力进行坚决军事打击;大事 集权,小事放权,调动积极性
点评:加强对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管理,有效维护国家统一是历朝关注的重点,其一些好的做法到现在依然有借鉴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电力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最重要动力的原因是(?)
①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②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③电力有自身的优势?④电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来源:91考试 网题解析:电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是电力的应用,而不是原因,应该排除④。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是因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和电力自身的优势。故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