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当今世界的变化是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但其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今世界的政治现状与趋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今世界的经济现状与趋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今世界的科技现状与趋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在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上应有怎样的共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治:现状: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一超多强”。趋向:多极化。
(2)经济:现状:区域经济集团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向:知识经济崛起。
(3)科技:现状:处于互联网的信息时代。趋向:航天技术发展向着宇宙空间进发。
(4)①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和谐世界。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使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造福于人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这一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华约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经互会的成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表明两极格局下美国冷战政策经济上的措施;A不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两极格局下冷战正式开始;D不对,经互会的成立是苏联针对的反击措施。A.华约的建立使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长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
点评: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二战后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国家利益方面的尖锐对立,特别是由于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造成两极格局下的对峙。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模式的僵化
B.与美国争霸拖垮了苏联经济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经济体制改革的失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明确苏联解体的原因,A是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也是根本原因,B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D是苏联解体的经济上深层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分)(必答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按照同等的标准,这个社会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但远不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乃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30年代的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进而实现工业化,这是历史决定的必然选择,非如此,无法面临残酷的二战,无法使新生的苏联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下来。
——摘自2008年《俄罗斯高中11年级历史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所说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和“那个时代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确切含义。(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2008年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对20世纪30年代苏维埃建设(“斯大林模式”)肯定的依据。(3分)
材料二: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18位农民签订秘密协议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意义。(3分)根据材料二的文字材
料和时代发展背景分析今天小岗村“江山依旧,旧貌犹存”的原因。(2分)
材料三:1989年,西方经济学家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苏联东欧国家开出经济发展的药方,称为“华盛顿共识”(所谓“共识”是指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主要内容包括全面私有化;采取激进的方式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取消民族国家,全面融入全球化。
——张才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华盛顿共识”进行评析。(4分)
材料四: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
——20012月18日年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结合人类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19分】
(1)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3点以上给2分,答出2点给1分)典型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2分)
(2)依据:开辟了新型工业化模式,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迅速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渡过了30年代的困难,为反法西斯胜利奠定了基础。(3分)
(3) 根本原因:人民公社旧(大锅饭、平均主义)体制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1分)
意义:揭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
原因:小岗村一家一户小生产模式的生产关系已经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趋势;缺乏集体经济,在解决吃饭问题后无法解决发展问题。(2分)
(4)评析: “华盛顿共识”存在极大的片面认识,一方面它是站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对世界复杂经济形势的认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国家;另一方面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非社会主义公有制造成苏联、东欧80年代发展陷于困境。(2分)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有利于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任何改革只能结合本国实际,以渐进的方式推进,才能在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取消民族国家、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必然给发展中国家主权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这一模式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2分,答出二点即可)
(5)理解:材料三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由于每个国家历史和现实国情不同,只有结合实际选择符合自身的近(现)代化道路才能获得成
功;并时刻注意改革创新。(1分)例如:美国的总统共和制道路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道路都获得了成功;中国照搬美国和俄国的革命经验都以失败而告终;东欧和俄罗斯运用“华盛顿共识”却导致了严重失败(1分举例恰当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俄罗斯与其他宣布独立的10国于1991年12月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独联体”是(? )
A.国家的联合组织
B.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
C.冷战时期出现的军事集团
D.一个主权国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阐述历史概念的能力。“独联体”是主权国家的联合,而不是一个主权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