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5-31 06:07:35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北宋设立分割宰相财权的是( ) A.参知政事 B.三司使 C.通判 D.枢密使
|
2、选择题 下列书体中,即具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的是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3、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材料二: 1933年5月17日,工业复兴法案提交国会。众议院仅作了个别补充,便在一个星期后以325票对76票通过了该议案,虽然个别议员对法案的卡特尔化(注:垄断性企业联合)倾向不满意,而更多的一些议员则不喜欢法案赋予总统和行政当局的独裁式的发放许可证的权力。……6月13日,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参议院终于以46票比39票的接近票数通过,法案立即被送交总统签署。……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在审理“谢克特兄弟家禽公司诉合众国”案中,以全体一致的判决,裁定《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从而宣判了该法的死刑。 ——胡国成《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君臣地位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对国家决策机制产生的影响。(6分)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政治生活的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中国古代政体的根本不同。(4分)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 职 位
| 基 本 职 权
| 明中叶后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4分)
5、选择题 学习明清史以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以明清政治为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下列主题中最具历史洞察力的是 A.攀登权力高峰 B.首开特务统治 C.巩固天朝帝国 D.走向衰亡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