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8年2月17日,在?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主持人这样宣布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一位获奖科学家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这位人物是
[?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苏步青?
D.季羡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观察下图,对其反映的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B.体现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C.实践了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D.加强了中国的现代化国防能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自然科学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和宝贵的贡献,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材料二 科学成为“科学——技术——生产”系统中的主要环节,并不意味着这个系统中的其他两个环节被贬低到只是受科学推动这种被动的地位。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实践本身就要求科学跑在技术、生产的前面,而生产则越来越变成科学的工艺体现。
——《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
材料三 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你认为有哪些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时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为什么当时中国没有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生产力?由此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达的原因:经济的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事业的人才;统治者实行开明对外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的正常交流;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和发展;以往的科技成就为后来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突出特点: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中国所处的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建立初期。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长期敌视、封锁和包围;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事业受冲击。教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增加科技投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在月球上迈出的一小步,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位“一小步”的宇航员来自
[? ]
A、苏联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