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属于楚辞;“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属于宋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属于唐代七言诗;“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言诗。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术、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大街小巷”盛行、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术、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足以从侧面证明材料所要表明的是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冲突碰撞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公元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
——根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
材料二 早期的耶稣会传教士,特别是利玛窦神父,敏锐地看到中国人的数学知识虽然并不落后,却未能将其应用在诸如天文学这样的领域。不过,耶稣会传教士确实希望唤起中国人对欧洲科学的兴趣,并借此发展传教活动。
——瑞尔《寻找文化的契合点——论早期天主教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方式》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顾立雅《孔子中国之道》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莱布尼茨盛赞中国儒学的原因,并指出伏尔泰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理由。(6分)
材料四 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兢兢业业,谨模拟美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采行焉如下:……
一 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
一 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
一 不得侵人自由,如言论、思想、出版等事。
一 各人权利必要保护。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而各假以权,专掌保护人民权利之事。
一 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迨其既得安全康乐之后,经承公认,整顿权利,更立新政府,亦为人民应有之权利。
——邹容《革命军》
(3)材料四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8 分)
参考答案:
(1)现象:西学东渐(中国士大夫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2分)
原因:传教士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势力的东侵。(4分)
(2)当时德意志四分五裂,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2分)
伏尔泰反对法国封建贵族等级特权,提倡自由平等。中国的考试制度相对公正。(4分)
(3)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4分)
鼓舞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国的知识分子把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问难度小,结合材料可以归纳出要点;第二问是对宗教改革的背景和伏尔泰思想的识记。第三问难度中等。是对启蒙运动的内容和对中国影响的考查。结合所学作答比较简单。
考点:西学东渐;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点评:本题总体难度较小,平时学习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西方人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