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3年1月,希特勒任德国总理,德国进入了法西斯专政时期,与此同时,世界局势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A.罗斯福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准备实施新政
B.中国人可以从报刊、广播和影视中了解世界大事
C.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在国际市场的争夺
D.日军制造了华北事变,平津危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33年,正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西方各国正加紧对市场的争夺。罗斯福就职是1931年,华北事变是1935年。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
参考答案: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为分赃和争霸而相互争夺。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拒绝法国关于结盟的提议;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进行激烈的争夺,等等,其二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例如共同策划对苏联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
因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尖锐矛盾,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
1935年德国无视凡尔寨和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又出兵莱茵不设防区。日本违反《九国公约》,妄图吞并全中国,1933年退出了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本题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概括能力。要求考生把20世纪前半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概括为“争夺”和“勾结”两大特点,这属于对特点的概括。还要概括出这一体系不能维持世界和平的原因和破产的原因,这属于对原因的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有
①国际联盟?
②联合国?
③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
④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回答此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维护世界和平”,也就是说其组织应该是世界性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的地区性的一个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地区性的经济组织,不符合题干“维护世界和平”的意思,排除③和④。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竭力主张削弱德国的原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对之评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在这里,福熙的实际意思是指《凡尔赛和约》
A.体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埋下世界二十年后冲突的种子
B.对德国过于宽容,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卷土重来的种子
C.对德国过于严厉,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民族复仇的种子
D.体现了过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埋下新的世界大战的种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题干福熙主张削弱德国,通过其对《凡尔赛合约》的评价可见,《凡尔赛合约》显然不是福熙最终想要的结果,故B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是反
映《凡尔赛和约》签订的漫画,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上衣以背示人的是德国的代表,象征着德国在一战后任人宰割
B.美国虽然不赞同英法的做法,但迫于自身的实力只能摊手表示无奈
C.法国手拿绞索迫不及待地要处置德国是想报普法战争的仇
D.一战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说明邪不压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