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5-31 06:27:34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英语单词中,由孔子(Confucious)派生出了另一个单词(Confucianism),意指某学派。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Confucianism”就是 A.道家 B.孔家 C.儒家 D.法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表格空白处应填写为
 A.致良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三纲五常 D.格物致知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依据所学,表格体现的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故应是格物致知。所以应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2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分)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政治、思想产生什么影响?(4分) (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 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2分)概括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6分)
参考答案:(1)人物:A孟子,B荀子(2分) (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 影响:政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与稳定。(2分)思想: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主流思想。(2分) (3)看法: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2分) 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4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说明: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分)经济: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2分)思想: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图片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知这是孟子的主张。根据”施政要用仁义和王道,知天命而用之,可知这是荀子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中“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可知是董仲舒的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谈的是政治和思想的影响,政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与稳定。思想方面,发展了儒学,成为了官方正统,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主流思想。 (3)根据材料“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可知如果 不必须等待从孔子那里取得知识之后才算完满,如果必须等待从孔子那取得知识成为完满,那么千年以前没有孔子,那时的人始终不能够成为人吗。可知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背景:要注意从政治经济和思想几个方面去回答,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指的是没有超出传统的范畴,无论政治经济和思想都停留在传统水平。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思想: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的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 A.王夫之 B.黄宗羲 C.顾炎武 D.谭嗣同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黄宗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主张“是非取决于学校”,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内阁,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参与国家政治的机构,并有权对皇帝和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说明他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故选B为正确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是一幅“三教合一”的图案,图案中三人共一个鼻子,一人正面,另两人均侧面。下列与此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三教”应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B.三人一个鼻子说明三教实现了真正的“合一”
C.“三教”是在中国影响较大的佛教、道教、儒学
D.“三教合一”引起了明清的思想批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宋明理学的背景。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三教合一”中的“三教”;“合一”是指儒家思想吸收佛、道思想内涵,但没有合三为一,AB 项说法错误;D 项观点与史实不符;图中的“三教”指的是佛教、道教、儒学,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