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贸易既反映世界经济走向,还折射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分析下列图表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1942年美国对外贸易额变化图

材料二:1842~1942年英国对外贸易额变化图

材料三:1894~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的贸易额
(单位:1950年前为百万海关两/中国元,1950年后为百万美元)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美、英两国对外贸易额都快速增长的共同原因有哪些?(8分)20世纪30年代初,导致两国贸易额急剧下降的原因是什么。(4分)
(2)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美、英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有何差异,(2分)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1894~1933年,日本对华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这一变化对中日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4)对比分析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格局有何不同特点?(2分)请阐述造成这种变化的国际、国内因素。(12分)
参考答案:(1)增长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大大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民主政治的完善;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盛行。(8分)
下降原因:经济危机影响;各国推行贸易保护政策(各国采取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等手段,转嫁危机)。(4分)
(2)美国贸易顺差(出超)迅速增长,而英国贸易逆差(入超)迅速增长。(2分)
罗斯福新政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金融与贸易政策刺激了出口;二战爆发初期,英国出口贸易遭受战争沉重打击,而美国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军火贸易)。(4分)
(3)变化:从快速上升到急剧萎缩(或1894年—1928年快速上升,1928年—1933年,急剧萎缩。)(2分)
影响:日本为改变这一状况,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分)
(4)特点:50年代与苏联贸易迅速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贸易迅速增长;80年代以来与美、日等国的贸易迅猛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迅速增长)。(2分)
国际因素: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苏联解体;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6分)
国内因素:我国调整外交政策,从一边倒到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复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员,而且是重要的一员。这主要是指中国
A.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C.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孔子的思想中自相矛盾的一组是
①知之为知之?②因材施教?③贵贱有序?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有教无类强调人的平等,贵贱有序强调等级分明,故自相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张裕葡萄酒是中国的知名品牌。该公司系1892年由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创建,是中国最早的葡萄酿酒工业,其产品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金质奖。这一企业的创办说明了
A.受西方影响,日常食品在近代也开始发生变化
B.其创办受到“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山东的民族工业开始出现
D.山东的封建小农经济结构已完全解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B项是错误的;与材料无关。C项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民族工业开始出现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项是错误的;完全解体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47年,英国商人的一个组织的报告书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B.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促使大量手工业者破产,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