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对一战战后初期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状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B.美国对华持“门户开放”政策
C.英日同盟的主要目的是共同对付俄国
D.美英在抵制日本扩张的态度上截然相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国际关系。《九国公约》等条约让中国又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地步。此时,英日同盟条约已经终止,英美等国反对日本独霸中国,损害其在华利益,故想通过《九国公约》等条约限制日本扩张的步伐。D答案与史实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30 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述是
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
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③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④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
⑤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
A.①③
B.④⑤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德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世界局势空前紧张,打破凡华体系的限制。美国一战后企图夺取世界霸权。故②③⑤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是帝国主义互相勾结、相互妥协的产物,导致他们互相勾结、相互妥协的主要原因是(? )
A.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B.共同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
C.共同支配中国
D.结成反苏反共同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帝国主义之间无论是矛盾斗争或勾结妥协都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节选):
(1)公开缔结和平条约;……(9)根据民族的分布情况,调整意大利的疆界;(10)允许奥匈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实现自治;(11)恢复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12)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在自治的基础上有不受干涉的发展机会,同时规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发为自由航道:(13)创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国家,并以国际条约保证波兰的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14)国家不分大小,签订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家的联合机构。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威尔逊外交政策的支柱和基础。(4分)
(2)战前美国推行孤立主义外交,但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体现了其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的核心目标和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公开外交、民族自决和国际联盟。(4分,答出两点即可)
(2)核心目标:凭借经济实力,扩大影响力,建立美国领导的国联,并进而称霸世界。(3分)
主要原因:美国在一战期间大发战争横财,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人,掌握了世界经济的绝对霸权。(3分)
本题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第1点体现公开外交;第9-13点,具体内容不同,出现较多的字眼是“民族”、“独立”、“自治”,将这些信息整合,即民族自决;第14点,“国家不分大小,签订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家的联合机构”,即主张建立国际联盟。
(2)无论是战前的孤立主义还是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政策虽有变化,但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回答核心目标和主要原因,要充分考虑一战前后美国的利益需求。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一战中又大发横财,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而欧洲受到战争的严重创伤,战争打乱了原有的世界格局,美国趁机想扩大影响,寻求政治霸权。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网友看了右侧这幅政治漫画后,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英法设计,美国造桥
B.美国设计,英法造桥
C.国会设计,总统造桥
D.总统设计,国会造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从网友发表意见的角度创设情境,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阅读本题漫画,看到牌子上写有“国际联盟大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设计”,便应迅速回归教材中有关“巴黎和会召开”的内容。“一战”使欧洲列强削弱,经济实力迅速膨胀的美国企图主宰世界,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但英国、法国操纵了国联,美国反而没有加入国联。正确的选项为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