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儒家思想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A.提倡"仁政"
B.提倡"以德服人"
C.主张礼法并用
D.提出"天人感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仁政”是孔子的主要思想。孟子倡导“以德服人”,他提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天人感应”是汉代的董仲舒在其所著的《天人三策》中提出的。故A、B、D项均排除。“礼法并用”是荀子最早提出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竭力主张礼治,反对法家的“法治”,而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把法家的“法治”思想纳入儒家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了一套“隆礼重法”的治国理论。所以应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近代报业在竞争发展的历史嬗变过程中,无不与国际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而信息的国际传播交流地位,往往与一国的国力兴衰有关。近代的中国,被动接受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话语,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纱,携媒介经营理念以虚伪面孔出现,但内质却是赤裸裸的文化渗透;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介资本规模及其强势话语霸权的冲击,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改良派与革命资产阶级报业纷纷出笼,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际接轨。——摘自《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阐释》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外国人的在华办报活动
(2)结合史实举例
说明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在政治、思想的方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1)总体上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其表现为:①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③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2分)
客观上对我们也有不少积极的作用:1、传播西方民主自由、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们所刊载的商业经济信息,为新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所利用,它们所介绍的文化科学知识被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吸收,进而开始了与殖民主义者意愿相反的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斗争;2、外报的出现也刺激了国人办报活动和中国人自己近代报刊的产生。3、在印刷设备与技术上,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基础。(3分)
(2)宣传了新思想、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传播,成为革命的武器。(1分)唤醒民族,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1分)
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Ⅰ.19世纪90年代,维新派展开与顽固派的论战(近现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时务报》等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2分)
Ⅱ.20世纪初,伴随着清末新政(立宪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开展,报刊进一步繁荣。《民报》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2分)
Ⅲ.新文化运动(近现代第二次思想解放
运动)期间,中国报刊空前繁荣,《新青年》等报刊成为宣传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和唤醒国人的重要阵地。(2分)
Ⅳ.此时的报刊的作用: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创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1分)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的《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2分)
此时报刊的影响:与国民党的反革命舆论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该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还有
A.中国首条空中航线顺利开通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l”号卫星成功发射
D.完成“第二次绿色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取得的空间科技成就。“天宫一1”号属于航天领域内的成就,与其同类的科技成就是l970年发射的“东方红一1”号卫星。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们把大量棉纺织品和其他各种工业产品运到中国来销售,甚至把中国人民根本不使用的餐具刀叉之类以及钢琴等等,也大批运进来……?
——郭沫若《中国近代史稿》?
材料二?……获取巨额利润的洋行也好,分润洋行的些许余利的买办.通事也好,所有这些利润的来源,都是从出口生丝的生产者那里分取得来的超额商业利润。而洋行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超额商业利润,则是由于他们的资本实力和垄断地位,使得他们对中国出口生丝进行随心所欲的压价措施
中国丝厂因资本不足需要洋行周转资金而忍受洋行的压价勒索,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事实上,洋行对中国出口生丝进行压级压价的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的。通过生丝的检验以压低生丝等级.降低生丝价格,就是洋行最常用的手法。“以致在国外再检时,常出现低级丝的质量反优于高级丝的现象”。
——张迪恳:《外国洋行垄断生丝输出对上海地区丝厂业的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今天饬令它降低价格,明天饬令它捐献
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一中现象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中国近代社会中新的经济因素的特点
?
材料四?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扶持,使之实现了新的复苏
—摘自《中华纲》
材料五?
(3)材料四中荣氏企业的复苏体现了当时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什么政策?结合材料
五,分析荣毅仁被誉为中国的“红色资本家”的原因
参考答案:(1)影响:①它摧残着中国自身资本主义萌芽,中断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独立发展的道路,
②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或促使近代中国产生新
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经济)
(2)特点:中国资本主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
力的压迫和束缚
(3)政策:合理调整工商业。率先将产业公私合营,跨入社会主义行列
本题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列强侵略的影响。第(2)问中的“新经济因素”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第(3)问涉及新中国初期合理调整工商业和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末清政府调整民族工业政策的原因是?
A.洋务企业产生的利润的刺激
B.帝国主义提出了扩大市场的要求
C.甲午战争后出现了严重的财政问题
D.扩大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午战争中国同日本签定《马关条约》,赔偿军费二亿两,赎辽费三千两,这造成了清政府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挽救严重的财政问题,因此调整了民族工业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