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1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2周年,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的征文中写道:“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第一扇“窗”是指
[? ]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80年8月,原温州市革命委员会转发了市工商局《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全面整顿、登记、发证工作的报告》的通知,1844位个体户统一领到了营业执照,成为温州乃至全国第一批具有合法身份的个体户。这说明
A.温州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C.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D.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占主体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能得出1980年温州个体私营经济已经出现,这表明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已经突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模式,但此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开展,故答案选C,A项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B D两项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历史性事件是(? )
A.中共八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由1991 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择》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
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察学生的史学常识和判断分析能力。图片反映该书的后记“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体现了该书的主题——改革,再结合一、五、七目录,分别将经济改革、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由此可判断出选D。A项错误,并未体现平凡冤假错案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虽然说得是改革的内容,但是并非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进程的记录,而是创新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主要是指
[? ]
A.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调整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C.调整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