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8分)探索历史的奥秘?
材料?
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语。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
——摘编自《睡虎地秦墓竹简》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历史研究中出土文物对已有文献资料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1)中央由丞相负责统一度量衡;主管官员负责督查、按期校准;限定误差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标准(5分)
(2)印证、补充、订正文献资料,有助于认识历史真相。(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下图对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来说

A.是重要的原始资料
B.是虚假的人造史料
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D.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明显错误,就史料而言,这是原始的史料,是第一手史料,因此A正确。这份史料能反映当时的浮夸风现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内容中浮夸现象严重,不能反映农业的实际情况。因此CD项错误。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济(承包责任制)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大改造期间对改造对象分别实行不同的改造形式,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主要采用合作化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主要采用公私合营的主要形式,答案选D,A B C三项与史实不符。
点评: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而新中国的建立仅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要注意二者的区别。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 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①所示经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彻底结束?②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阻碍作用?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是封建地主经济,应该是在1952年底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而基本上结束,而不是新中国的成立;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所以②是洋务经济,中国近代化开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③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国近代化一开始就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倾轧和排挤;④是民族资本主义,它的发展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动摇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上分析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哪项不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
A.世界经济力量呈现多极化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自由竞争取代宏观调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自由竞争是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传统的经济思想,经济危机爆发后,出于反危机的需要,资本主义开始利用国家干涉经济的手段,适当的利用宏观调控指导经济发展。所以D不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