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改革开放时期,率先在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四川和广东
B.四川和海南
C.四川与安徽
D.安徽与广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抓住关键词“农村改革”;而广东海南是较早开放的省份。从而排除A、B、C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改革中实践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
A.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B.火力发展乡镇企业
C.大力推行联产承包
D.严格限制农民进城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是将农村的剩余劳动:々就近安排就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其长远意义不包括
A保持工农业平衡发展? B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C 加速城镇化进程? D丰富城乡人民生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C.政企分开,自负盈亏
D.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是改革到了一定时期的一个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中心环节,所以排除A项。B项是改革后期的具体改革措施,所以排除B项。C项是改革的原则,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全国各行各业争相放“卫星”的感染下,文艺界的“卫星”也放出来了。各地纷纷提出“人人会写诗,人人会画画,人人会唱歌”“一县一个郭沫若、梅兰芳”。清华作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的高等学校,此时成了著名的群众文艺创作的典型。全校1万名学生,创作了5000多首诗,3000余首歌曲,1500个剧本,2000篇小说、散文、特写、曲艺,3000多幅漫画,办了700多种系和班级的油印刊物,“许多班做到了人人是诗人”。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 ]
A.19世纪5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