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注重亲情和家族关系,而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的节日,正好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B,A、C、D三项与宗法制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阅读材料,说明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及古代帝王的后代,故③说法错误;分封制前期起到了巩固西周疆域,加强统治的作用,而争霸战争开始于春秋时期,故④说法错误,排除③④项,答案为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表体现了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由此可以看出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金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 州 | | 路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属于中央权力机构,与题干地方制度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历程为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这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故B项正确;地方自主性不断增强不符合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C项错;“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 (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在材料三中图三内开始设置内阁是在谁(皇帝)的时候?图四的机构又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参考答案:
(1)秦朝(2分)三省六部制(2分)唐朝(2分)
(2)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点阁大学士。(答出任意两点记4分)
(3)明成祖(或者朱棣)(2分)清朝(2分)
(4)皇权不断强化(或者相权逐渐削弱)(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是指三公九卿制,创立于秦朝时期。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图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变相的削弱了宰相的权利,加强了君主的权利。是在唐朝时期确立的。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有个共同的本质特点就是都在加强君主的权利,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都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2)“(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的措施。而从“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说明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设殿阁大学士。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利而废除了丞相,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但是废除宰相之后,皇帝为了解决日理万机的问题又设置了而殿阁大学士,不过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3)在材料三中图三内开始设置内阁是在明成祖(或者朱棣)的时候,明成祖(或者朱棣)开始设置内阁,图四的机构是指军机处,军机处是在清朝时设立的。不论是军机处还是内阁制的本质都是君主加强君主专制的必然产物。不论是军机处还是内阁制的也是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顶峰。
(4)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是君主的权利不断的增强,宰相的权利不断的削弱。不过,君主的权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增强,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是君主不断采取不同的措施在不断强化自己的权利,秦朝时期君主权利的强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稳定了刚刚统一的政治局势。明清时期君主权利的强化则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因为秦朝时封建制度刚刚确立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封建制度则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皇权不断强化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依照周朝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诸侯只能用六排,大夫用四排。实行这种礼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统治阶级奢侈享乐的欲望
B.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
C.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D.推动周朝文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礼乐制度和分封制和宗法制其实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目的一致的一个制度,所以实行这种礼乐制度的主要目的当然只可能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从而达到维护周朝统治的根本目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的主要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