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⑤凸显了“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是

A.“美元帝国”形成
B.罗斯福新政
C.“两极格局”形成
D.美国独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读图的时候注意横向数轴所标出的时间段。⑤所反映的时间段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故选A。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并未建立美国对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CD项是政治方面。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1944年)世界花了15年时间和一场世界大战的代价才坐在一起弥补全球金融的漏洞,正是这样的漏洞与其他因素一起导致了经济大萧条。”当时修补“漏洞”的主要措施是
A.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货币体系
B.成立欧洲共同体,推动经济一体化
C.签署《关贸总协定》,推行自由贸易
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44年,吸取29到33年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在美国召开了美国、英国、中国等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成立战后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杜绝以前的危机再次发生。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故选A。B项说的是欧洲的一体化建设,与材料无关;C项是47年签订的;D项是在20世纪90年代有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
点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出资额的多少决定在组织中的地位,此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这三个组织的主要宗旨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展开激烈而残酷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直到二战结束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战后(?)
A.逐步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B.资本主义各国加强了经济的合作与交流
C.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逐步形成了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中心地位的货币是
A.英镑
B.欧元
C.法郎
D.美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占中心地位的货币体系,从而确立了美国战后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