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 ]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以身殉难前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 ]
A.爱国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按照这一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对1840—1911年间的重要事件评价较高的应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国民大革命?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1864年;国民大革命是1924—1927;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建立了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19世纪7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途径有
[? ]
①阅读和翻译西方书籍
②就读新式学堂
③出国留学学习
④阅读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和革命派
D.维新派和革命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题干分析,实际上中立党指的是维新派,因为“意在保国以变法”,即在不推翻现有政府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这符合维新派的特点。而维新党指的是革命派,因为“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说明其是要进行暴力斗争,这符合革命派的特点,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封建是要准确理解题干中对这两党的特点描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