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2、判断题 1979年10月,邓小平曾说:“对于我们党来说,更加需要听取来自各个方面包括民主党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
C.我国的多党合作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各民主党汽派是参政党
D.这可以调动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群策群力,共建国家的新局面
3、判断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这里的一个党和几个党是指共产党和在野党
②提出的方针是为了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党派建设社会主义
③提出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④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还组成了爱国统一战线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判断题 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5、判断题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百年来,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矢志不渝,付出了巨大艰辛。阅读下面材料:
? 材料一 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1915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
——《真假共和——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
? 材料二 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新民主主义论》
?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895——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当时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近代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失败的原因。指出新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