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草市”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的记载,如果将“草”理解为草率、粗略的话,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政府的行政管理缺位
B.属于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C.有别于城内正规的“市”
D.主要设于城郊临时贸易之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各地又有俗称,两广·福建等地称墟,川黔等地称场,江西等地称扵,北方称集。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因此可以判断A与此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表现。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
C.诸侯国推行税制改革
D.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开展的变法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而铁工具和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故选A。
考点:井田制的瓦解
点评:井田制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奴隶主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的一幅漫画,反映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完全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请问这种现象发生在哪次战争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在一定程度上是考《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逐步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清政府求和被迫签订的,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维新派的“维新变法”主张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A.同盟会
B.是知会
C.强学会
D.兴中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