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西晋:公元280年,全国人口有1616万人。据《晋书.地理志上》北宋:公元1110年,全国人口有4673万人。据《宋史.地理志》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有40个,汴京、临安、长安、洛阳、南京都是人口超百万的城市,而同时期的欧洲国家3万人的城市就称大城市了。整个宋朝占世界的GDP的80%,这是中国占世界GDP比例最高峰。是中国历史最富有的朝代。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了父母的家”。同时,“曾有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2)根据这段材料所反映的变化,说明19世纪的西欧社会的家庭发生怎样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不同时段江苏城乡人口增长(%)
(3)根据上表,概括1976到2008年间江苏城乡人口增长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中国网消息到2008年,半数以上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镇中,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有望达到50亿人,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60%。这是27日记者在联合国人口基金所做的《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发布会上获悉的。
(4)根据材料指出人口城市化会带来那些问题?谈谈该如何缓解我国城市化中的人口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 ]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3、判断题 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
[? ]
A、婚礼简约
B、自主择偶
C、自由恋爱
D、夫妻平等
4、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跪拜礼。称呼上采用“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等称谓。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 ]
A、法治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5、判断题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西两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许多富有民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下列四幅图片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
[? ]
 ①旗袍
 ②中山装
 ③京剧
 ④里弄住宅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