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03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这反映作者
A.抨击迷信思想
B.痛斥君主专制
C.批判宗法制度
D.回击复古逆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国家大事取决于神是非常愚蠢的,体现了作者反对封
建迷信的思想。故选A。BCD材料均未涉及。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史料的基本信息。与此相关的西学东渐的相关内容如开眼看世界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2年4月,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觉悟,一方面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所进行的努力有(?)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运动?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鸦片战争后,魏源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并且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他们学习西方是在肯定封建制度和纲常伦理的前提下进行的。中日甲午战争后,以康、梁、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反专制、兴民权、变法图强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几乎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并开始了革命实践。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则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点评:本考点还可以考查对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及评价的理解: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有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
③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④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已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材料三?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2006年9月)
截至2010年,国家汉办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派出教师3000余名,注册学员人数达30万。
A.材料一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三期思潮的出现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12分)
B.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具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什么思想内容?陈独秀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结合材料四,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3分)
参考答案:(1)史实依据: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从维新思想的传播到民主共和思想的出现,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6分)
积极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民众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促进民众的觉醒,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6分)
(2)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2分)
原因:减小变法阻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分)
(3)思想: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陈的态度:全盘否定传统儒学。
我们的态度:批判与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共3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1)问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小问,这是史论结合的题目。根据观点用史实来证明。根据所学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以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原因主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第(3)问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事实。陈独秀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要根据材料来回答。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防止走向极端,要一分为二,批判与继承。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晚清时期,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 政,一秉至公……”“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能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其主张是
[? ]
A.废除君主制
B.建立总统制
C.实行君主立宪
D.倡导民主共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