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A.改革以失败告终,毫无建树
B.改革试图突破旧的模式,做了许多探索
C.开垦荒地和玉米运动成效明显
D.改革在农业方面成效明显,工业方面无所作为
2、判断题 下表是1951~1965年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单位:%),从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 ]
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C.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3、判断题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的,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的’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欠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材料三 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请回答:
(1)从三则材料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三则材料看出,他们各自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十月革命前,俄国相对落后的表现不包括
A.保存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B.小农经济占优势
C.依赖外国资本
D.社会矛盾复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