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5-31 07:56:16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对于这种戏曲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它被称为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B.它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C.它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 D.它是中国戏曲的“常青树”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材料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材料三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 材料四 “嫦娥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它……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首次使用X频段测控、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这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将为今后的“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奠定基础。从地面迈向天空,再迈向太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
 ——新华网北京2010年10月1日电《嫦娥二号: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阶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位作者所属的诗词流派。 (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从卫星的运行轨迹上看,这两种卫星有哪些大的区别? (2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对天体(或月亮)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分)
参考答案:(1)李白:浪漫主义;苏轼:豪放派。(4分) (2)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6分) (3)“东方红一号”是地球卫星,“嫦娥二号”是绕月卫星(或“东方红一号”是围绕人类自身所处天体运行,“嫦娥二号”主要是绕着另外一个天体运行)。(2分)由想象到近距离探测。(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察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的唐诗与宋词。通过所学知识可以得知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仙的美誉,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宋词分为豪放派婉约派,婉约派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有辛弃疾苏轼等。 (2)东方红一号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于酒泉发射的。通过时间可以得出此时的国内国际背景。国内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国际上仍然是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同时可以知道此次的卫星发射对于中国来讲是进入了航天时代。故答出上述采分点即可。 (3)只要答出这两个卫星的关键对比点即可,东方红是地球卫星,嫦娥二号是绕月卫星,答出这两点即可,不必赘述。通过中国人对宇宙的探索可知最早是天圆地方的想象,故答出经历的变化即可,从想象到对外太空的探索。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灿烂的文学?唐诗与宋词;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分析宋元时期文学兴盛的原因。
参考答案: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统治者的重视,隋唐文化的基础等。
本题解析: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出现的时间顺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西汉前期,中国发明造纸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秉持公心,指谛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鲁迅先生评论的这部小说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儒林外史》显然是在批判封建社会的一些现象,指谛时弊,所以,鲁迅先生评论的这部小说只能是《儒林外史》,本题答案就是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林外史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