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4分)整个20世纪,世界的格局和形势发生了多次大的变化,这是多种力量此消彼长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经历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来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某文科班举行课堂讨论,甲同学说,战争已经永久结束了,真正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
材料二?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甲)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乙)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丙)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丁)
材料三?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材料四?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五?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3卷
(1)如果你支持材料一中甲同学的观点,请说明历史依据。(6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一战后哪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及其表现?(6)
(3)材料三中列宁所做的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6)
(4)依据材料四和五指出材料五中“国际形势的变化”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面对当前形势,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应对?(6分)
参考答案:
(1)①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②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6分)
(2)矛盾:美国与英(法)争夺世界霸权;法德两国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6分)
(3)正确。(2分)原因: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拆散了英日同盟,限制了日本海军,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暂时独霸),建立起战后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体系,引起日本不满。日本极力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火种。(4分)
(4)含义:两极格局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2分)
突出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分)
应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我国的现代化;抵制和反对腐朽势力的渗入,维护国家安全与独立。(任答一点,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也可)(2分)
本题解析: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尤其是在新课标下,更是容易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来比较考查。本题以一战后列强的竞争为主题,创设一种新情境,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1)实际要求回答一战后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可以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影响和国联的建立等角度进行分析;(2)需明确材料一中涉及美、英、法、德四个国家的关系,材料二涉及美日两个大国。帝国主义国家关系错综复杂,有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有对地区霸权的争夺等。(3)结合华盛顿会议对日本的影响来思考。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遏制了日本在西太平洋方面的扩张的步伐,虽然自己的已有的侵略权益得到列强的承认,但是还是对新的国际秩序强烈的不满。(4)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形势的变化是指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联系史实可知,多极化加强的表现,有苏联解体,国际经济、政治力量发生变化;第2问,根据材料中“国际形势总体上仍趋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如何应对,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电报中说:“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
[? ]
A.英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是载于1947年4月苏联报纸上的一幅漫画。一个因战争而奄奄一息的伤者,躺在星条旗铺就的棺材上,一名外科医生正在紧张施救,但仅仅是把一张一张的美元贴到伤者身上而已。这幅漫画是在讥讽

[?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
D.铁幕演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44年,美、苏、中、法等44国在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并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下列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与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有?
①关贸总协定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世界银行 ④世界贸易组织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材料二 “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四 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国际环境,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善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美国战后在欧洲实施了什么计划?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一中美国的目的能否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尼克松在任期问,在调整与中国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扶持然后控制西欧,抑制苏联。
(2)二战后初期基本实现,20世纪70年代以后破灭。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西欧衰弱;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3)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促成了中美关系的缓和。
(4)美国霸权地位削弱,侵越战争失利,实力削弱;苏联军事力量赶上美国;西欧、日本崛起;中国实力增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