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考察宋明理学的影响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压制思想进步。②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①②③都表述正确,④过于绝对化,因此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以下主张由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提出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仁者爱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的主张 ; “法不阿贵,以法治国”是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家韩非子提的;“兼爱非攻,节用尚俭”是战国时期的墨翟提出的D.“制天命而用之”是战国时期的儒家荀子的主张。所以D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 徽商重视买田置地,扩大再生产 |
B |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指人伦物理)……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 作者强调天理与人欲是对立关系 |
C | 明朝中期,景德镇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二三百座,一部分宫廷所用瓷器的烧制由民窑完成 | 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
D |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 |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选项,A项的结论错误,“买田置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B结论错误,作者强调了天理与人欲的统一关系;C项结论错误,史实并不能得出“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这一结论;D正确,史实“大量白银”的流入说明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市场。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促进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①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封建专制的加强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完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早期民主思想是在明清之际产生,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隋唐时期是封建制度完善时期,因此①正确④错误;早期民主思想是在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明理学思想受到冲击产生的,因此③正确;早期民主思想是反对君主专制的,因此②错误。故选C。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点评:明清进步思潮是在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情况下产生的,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儒家教育官方化、制度化的标志是?的建立
A.太学
B.书院
C.国子监
D.理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拿破仑》考点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