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文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个国家内靠的是“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但全球范围内解决此类问题还没有类似机制,实际上是在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共同解决问题,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该漫画反映了2003年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其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此漫画实际上反映了(? )

A.美国建立起了单极世界霸权
B.欧洲各国开始联合抵制美国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美欧建立起了反伊拉克同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国家中最先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民主德国
B.保加利亚
C.阿尔巴尼亚
D.波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东欧剧变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得知东欧剧变的第一个国家是波兰。
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1993年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单靠军事力量能解决得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它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它国家,如日本、欧洲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基辛格的“多权力中心论”。(12分)
(要求:对该论断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示例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是多权力中心,且越来越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从军事上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美俄两极,因为他们拥有经过裁减后的绝大部分核武器和世界军力的一半以上。从政治上看,存在着美、俄、欧、日、中五个权力中心。从经济上看,存在着美日欧三个中心,还可能出现某些新型工业化国家与地区。
总之,当今世界没有一个绝对的超级大国,世界正朝着多个权力中心发展。
本题解析:
首先展示基辛格的“多权力中心论”,再表明你的看法,一般是赞成;然后说明理由,可结合所学知识,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急剧转换,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点评:历史评述题答题模式综述:1、题干问式单一:评论材料中某观点。提示:此类问法考查的关键是非判断。第一步:展示材料中的观点。第二步:判断该观点的是非对错。第三步:用史实说明你判断的理由。2、题干问式单一:评述材料中某观点。提示:此类问法考查的关键是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和论证。第一步:展示材料中的观点。第二步:用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3、题干中另有这样的答题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提示:此类问法考查的关键仍是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和论证。第一步:展示材料中某一观点。第二步:用最有说服力的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日本众议院通过法案,允许向海外派遣军队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日本政府也积极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对此现象的正确认识是?
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日本的行为违反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日本加紧争夺国际政治领导权?
D.日本对国际社会的安全十分重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能力。日本是一个有着特殊背景的发达国家。它的做法不可能“争夺国际政治领导权”,也不是“对国际社会的安全十分重视”,题干中列举的措施又没有“违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只能说它的目的是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