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民族主义、公众舆论和群众游行是近代革命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先体现了此三种形式的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是寄希望于政府改良,BC是通过暴力革命,都与题干不符,C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因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激发民族主义而爆发,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出现了学生游行等斗争。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分析评价型选择题从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在题干给出的被评价的主体,题肢给出的是对该主体的评价,从中选择最符合的主体的评价;第二种是题干给出的是评价,题肢给出的是与评价相联系的主体,从中选择最符合评价的主体。且该题型大多与材料型选择题相结合,大多以材料形式呈现出来,所以在作答时可能要结合做材料型试题的技巧来解答此类题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史实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农民战争最高峰的是
A.组织了强大的武装
B.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建立了政权
D.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天朝田亩制度》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要求,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土地制度,它宣布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平均主义的公有制社会,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是中国农民革命中水平最高的一个。因此,《天朝田亩制度》就成了我国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该题正确答案是B。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封锁线》中唱道:“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里的“迷雾”是指
A.右倾机会主义
B.“左”倾错误
C.蒋介石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红军长征时期党内仍然弥漫着“左”倾错误,直到遵义会议才解决素有B正确,C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922年爱因斯坦访问中国曾说:(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这一革命事件应是:
A.辛亥革命
B.中共的成立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要求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只是太平天国的国王,没有推翻清政府,要励精图治;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太平天国的 “国”字口中是个“王”字,说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而辛亥革命“国”字口中是个“民”字,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目标要建立中华民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