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七)
2019-05-31 08:25:12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用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富商大贾,历次亏折,裹足不前。……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看作是坚硬贫瘠的土地),置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徒抛,衣食无着,势将坐困。……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 ——(清)卞宝第《卞制军政书》 (1)据材料,指出农民种茶态度的变化,(6分) (2)分别分析农民前后两种态度的原因。(9分)
2、选择题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3、选择题 有人说,宋代是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具体表现在 ①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为后世沿用 ②打破“坊”“市”界限,商业空前繁荣 ③理学思想注重气节和民族责任感,但纲常名教也摧残人性 ④开始出现诗的新形式词和散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
4、选择题 下表呈现的是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的经济现象。根据傅斯年的观点“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此表可以证明当时江南地区
松江府
|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
苏州府
|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供以蚕桑为业”。
|
嘉兴府
|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
湖州府
|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纺织业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③农民经济负担沉重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5、选择题 下列作品中描写市井生活的是
A.顾恺之《女史箴图》
B.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C.阎立本《步辇图》
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