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英国《金融时报》称: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命运,正在慢慢脱胎换骨,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共同语言日益投机,渐而接轨上路。促使该时期中国同国际“接轨”的事件是
A.在海南岛设立经济特区
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题意中国经济开始与国际接轨,意思是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在经济发展机制上开始与西方国家接轨,而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并逐渐与世界接轨的重大历史事件即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2年1月,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前,一位八十八岁的老人,迈着蹒跚的步伐,带着子孙登上列车,纵贯整个中国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深圳,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改革的胆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下列“网友评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邓公南方谈话前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时期
B.邓小平“南巡”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找到了突破口?
C.邓小平“南巡”是从地方、从社会寻找动力的典范?
D.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由此做出的决策是
A.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B.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和开放浦东地区
D.环渤海地区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烟台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这些城市对外开张经济活动的权限。故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的这次深圳、珠海之行,主要解决了
A.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
C.祖国统一的方式问题
D.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B项是在中共十三大上解决的;C项是在20世纪80年逐渐形成的一国两制的理论。因此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的问题等,为十四大的召开指明了方向。故选D。
点评: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分水岭。这一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年十四大召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确立,经济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改革开放的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共十三大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是指( ?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