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梁启超在《欧洲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梁启超所指的产生于巴黎和会的“这个东西”是
A.国际联盟
B.对德和约
C.《四国条约》
D.美国霸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根本原因是
A.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成为战败国
B.十月革命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德、俄、奥匈、奥斯曼四大帝国被摧垮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是实力的对比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B.防止苏俄力量向西扩张
C.防止德国布尔什维克化
D.对德实行绥靖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战结束后,英国继续推行其传统的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政策,防止法国建立欧洲霸权。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国际联盟盟约》宣告:“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以上内容主要体现国际联盟的
A.“维护和平”原则
B.“集体安全”原则
C.“委任统治”原则
D.“公正民主”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一题考查国际联盟的原则,关键需要结合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去选择,切忌死记硬背。材料中的“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和平”、“战争或战争之威胁”明显体现的是集体安全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
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8分)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1)①的依据: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
②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
③的依据: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
④的依据: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战争的具体事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纵容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恶化了远东局势。
本题解析:(1)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抗战初期的国际形势。当时苏联主要是以防备德国的入侵,美国是中立政策,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并且英法控制了国联。根据各国的当时的政策分析与中国有关的国际形势。(2)英法美等国的政策对日本的侵略实际上起到了纵容的作用,日本侵华更加有恃无恐,加大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压力。
【考点定位】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抗战爆发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