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假如约翰是一位俄国农民,在1880年他40岁时有可能经历的是
[? ]
A.由于“二一九法令”,获得大片土地,过着幸福生活
B.被抽签选举为本地的陪审员,参与法院审判
C.在街头听取赫尔岑等知识分子宣传,要求拥护亚历山大二世
D.参加农民暴动,并迫使沙皇政府作出让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亚历山大二世为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曾在政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下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表达,错误的是
[? ]
A.改革参照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模式
B.主要内容是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C.自治机构曾在卫生、经济等领域发挥作用
D.改革后的俄国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俄国1861 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废除了农奴制度?
B.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C.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
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
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
是(?)
A.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B.改革后农民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
C.改革后农民支付高额的赎金
D.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理解。由材料所反映的史实得知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