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5-31 08:39:01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右图所示)。对这一记载认识正确的是
 A.吸取前朝教训,废除了秦的郡县制度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管理体系多样,有效控制了地方政权 D.王国相对独立,后来威胁了专制皇权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由题干材料可知,题目反映的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体制,这一制度造成西汉初年王国势力尾大不掉,威胁中央集权。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这一制度不符,排除。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共24分)从2015年3月3日起,两会相继在北京召开,反腐议题引起会内会外强烈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权不可任性”,表明中央持续正风反腐的坚定决心,而古今中外一些反腐经验和教训,至今还值得我们关注。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陶片放逐法和中国西汉的刺史制度都是对政府权力运作的监督和规范机制。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6000人的法定人数。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汉武帝元封五年,设十三部刺史。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刺史以六条问事,史称“刺史六条问事”。其具体内容为:“……二条:倍公向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怒则任刑,喜则淫赏,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六条,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陶片放逐法与刺史制度在“谁来监督”、“监督谁”、“监督程序”和“监督依据”四方面的不同之处。(12分) 材料二 1776年,瑞典开放政府记录,供民众查询;美国1976年通过“阳光下政府法”,规定联邦政府50个机构和委员会的会议必须公开举行,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现代国家主要有预防性的廉政规范立法与惩治性的反腐立法,如美国的“从政道德法”,德国的“回扣法”等。 现代国家反腐败无禁区,通过落实弹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即使像贵为总统的尼克松、克林顿,也免不了尴尬甚至下台的命运。 当今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占职位少数的政务官由党派轮流充任、占职位多数的事务官由考试录用的现代公务员制度,事务官升迁不受政务官更迭的影响。 ——节选自《西方国家的反腐败机制》 (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方国家为了达到“有权不任性”的目的,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谈谈其对我国现在的反腐廉政建设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 (1)异:①主体:雅典为公民监督;西汉为皇帝任命的刺史。 ②内容:雅典防范政治家的野心;西汉监控地方豪强高官的违法行为。 ③程序:雅典实行规范的民主投票;西汉由监察官员和君主进行裁决。 ④依据:雅典依据随意;西汉依据具体规范。(每点3分,共12分) (2)措施:①实行透明政治、透明行政; ②实行新闻独立、新闻监督; ③进行反腐败立法; ④建立弹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⑤实行政务官与事务官分开的现代公务员制度。(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得8分) 启示:①反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政治和法律制度,才能治标又治本; ②制度反腐,把权力关进笼子,是反腐之关键; ③清除腐败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每点2分,任答2点计4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计分)
本题解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差异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从“谁来监督”、“监督谁”、“监督程序”和“监督依据”四方面归纳总结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同时注意结合材料,如材料“……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等。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西方监察制度的分析与认识。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的含义:西方如何实现对权力监督的。在结合所学及材料“……规定联邦政府50个机构和委员会的会议必须公开举行,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廉政规范立法与惩治性的反腐立法,……落实弹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即使像贵为总统的尼克松、克林顿,也免不了尴尬甚至下台的命运。……事务官升迁不受政务官更迭的影响”归纳总结。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与发展?美国的政体?监察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夏小正》 D.《汜胜之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目设计的情境是数学知识的运用,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九章算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最早记述右图所示地貌特征的是 A.徐霞客 B.宋应星 C.郦道元 D.沈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对石灰岩溶蚀地貌作了记述。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材料一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国俗淳厚,非有庶事之繁,惟以万户统军旅,以断事官治政刑,任用者不过一二亲贵重臣耳。……幅员际天,机务日繁,相天下重地,立行省而分治焉。若稽古制,魏、晋有行台,齐、隋所管置外州称行台尚书省,唐以诸道事繁,准齐分置。分行省,其遗制也。 ——《元史·百官志一》 材料二 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三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文宗至顺元年,户部钱粮户数一千三百四十万六百九十九,视前又增二十万有奇,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而高丽守东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