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每逢元旦,《人民日报》都会发表一篇辞旧迎新的社论,即元旦社论(也称“元旦献辞”)。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权威性,敏锐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下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元旦献辞标题,其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1949年——《将革命进行到底》
B.1958年——《乘风破浪》
C.1978年——《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D.1984年——《勇于开创新局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
[? ]
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中的两枚,表现了两个经典的重大事件。邮票的主图选用的是纪实性的照片。小明想为第二枚邮票加盖原地纪念邮戳,他应该去哪些省份

开国大典?改革开放
①江西 ②安徽 ③广东 ④四川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安徽和四川,广东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因此要想为第二枚邮票加盖原地邮戳,应该到安徽、四川和广东。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9年开始,最先开始的地方是四川和安徽。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走的是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的路线。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胡锦涛同志说:“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一些历史事件的教训,这些事件包括
①农业合作化②“大跃进”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