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是最佳式选择四个选项均和题意有关,解题的关键是需要结合设问比较四个选项。伏尔泰是资产阶级代表,资产阶级具有开放性特征;中国的儒学思想家是地主阶级代表,具有保守性,阶级基础的不同决定了政治诉求、开放程度和学说体系的不同,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这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有()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这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和西学东渐影响,但是不能有“⑤抗清斗争实践”,因为抗清斗争的实践并不能产生民主的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汉代儒学教育得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
A.是汉朝政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是当时科举制推行结果
C.是培养封建主义官僚集团的需要
D.是当时人才观念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论语·学而篇》中说:“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说:“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日:“侈,恶之大也。”
【材料二】 (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的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
——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1)材料一中孔子和司马光分别从何方面论述节俭的问题?中国古代倡导节俭观念的历史原因是什么?(8分)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实际上受到了西方文明怎样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治国方面;(2分)个人生活方面。(2分)原因:经济上低水平的自然经济制约了人们的消费水平;(2分)思想上受儒家“仁政”思想、“先义后利”思想、“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影响。(2分)
(2)首先是西方的工业文明影响,工商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2分)其次是西方的思想文化影响,人文主义思想倡导人性,主张追求现世生活中的幸福。(2分)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可知这段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由“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可知司马光主要是从个人生活方面来阐述节俭的。第二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经济制约了人们的消费、儒家思想“先义后利” 、“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等角度来回答。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后消费观念的转变。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收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回答时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物质和思想两个角度来组织:受西方的工业文明影响,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为民众消费提供了物质条件;思想上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主张追求现世生活中的幸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消费观念的转变·西方文明对中国消费观念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
A.有教无类
B.为政以德
C.“仁”的思想
D.“仁政”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史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A项是教育思想,B项是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的思想,D项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均不符合题干内容。失火后“问人”“不问马”,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的思想,即爱人的思想,也即“仁”的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大全《杰出的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