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护近百年的原因是
A.蒙古族善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等善谋略
C.重用“汉人”和“汉法”,接受先进经济方式和意识形态
D.实行民族分化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1894年、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年代
| 合计
| 商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 官办或官商合办
| 外国人办(注)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占比重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占比重
| 设厂数
| 资本 千元)
| 资本 所占 比重
|
第一时期(1872~1894)年
| 175
| 48893
| 53
| 4678
| 9.6%
| 19
| 16196
| 33.1%
| 100
| 28000
| 57.3%
|
第二时期(1895~1913)年
| 685
| 223423
| 463
| 90801
| 41%
| 86
| 29469
| 13%
| 136
| 103153
| 46%
|
注:第一时期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
材料二?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指数变化表

材料三?中国近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品种 年份
| 农产品
| 手工产品
| 机器产品
| 其他
|
1893年
| 15.6
| 81.8
| 2.6
| 略
|
1910年
| 26.8
| 41.4
| 18.8
|
1930年
| 45.1
| 30.6
| 19.7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是怎样形成的?从第一时期三种资本所占的比重看说明了什么?(6分)
(2)从材料一看,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与第一时期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4分)
(3)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呈现怎样的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4)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哪些特点?(3分)
3、判断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过渡时期”是指?
A.从解放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面
B.从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到新中国成立
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4、判断题 1946年法国政府成立计划总署,莫内负责制订了第一个七年计划(1947—1953),以此来刺激法国经济的恢复发展。1954年开始实施第二个计划(1954—1957)。这说明:
A.法国实行计划经济
B.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经济
C.法国政府主导型经济
D.法国实行混合市场经济
5、判断题 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代表中央向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作了“双百”方针的报告,指出这一方针是
①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
②是在承认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③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基础上提出来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