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图中关税与贸易发展变化的趋势可以反映出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B.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C.各国关税壁垒森严
D.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以图片形式切入,旨在考查提取图片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战后形成,70年代瓦解,与图片中的时间跨度不一致。各国关税日益降低,故C错。B项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而题中问号要求是图片内容能够反映出什么,该项过于表面化。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说明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反映了经济的全球化。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44年,《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美元地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经济危机使货币贬值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国际贸易体系的变化
D.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70年代,欧洲、日本崛起,美国经济实力衰退,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该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罗斯福的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却“意外”地伤害到了大洋另一端脆弱的中国经济。白银涨价让中国的银元快速增值,这和我们现在人民币升值的意义是一样的,直接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顿失,商品出口大幅减少,而在国内则诱发了金融和工商业动荡,大量白银外流、原材料价格跌落、消费市场陷入低迷。
——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材料二 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材料三 表面看布雷顿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砂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所福放弃金本位的背景和目的。当时中国“意外”受到伤害,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的原因。它有何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为什么说美元能够拥有“黄金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二、三,指出二战以后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关系发生的变化。概括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背景:1929——1933经济大危机。目的: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恢复经济。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2)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国保持固定汇率。作用:促进了贸易自由;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3)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
(4)变化:美元与黄金从挂钩到脱钩。认识:美国经济实力;对外经济政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四川地震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著名的“特里芬悖论”,它是指如下两难局面:一方面,美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其他各国储备资产的来源,若美国停止不平衡,势必减少他国的流动性储备;但另一方面,若美国长期不消减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因而争相拿本国的美元储备兑换美国政府的黄金。这里特里芬悖论指出的问题意味着
A.美国清偿能力和机制是与国际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
B.美国经济实力愈是强大,该悖论指出的矛盾愈是突出
C.美国享受美元特权是无需支付成本的
D.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解体意味着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综合分析材料信息“若美国停止不平衡,势必减少他国的流动性储备”“若美国长期不消减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可确定A项符合题意,美国的清偿体制决定美国处于收支不平衡的状态当中,但是这种收支不平衡又冲击了其他国家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B项错误,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是使得该矛盾突出的原因;C项错误,美元特权是建立在其收支不平衡的基础上的;D项错误,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20世纪70年代终结的。
本题难度:简单